【子集下】【冂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唐韻》楚革切《集韻》《韻會》測革切《正韻》恥革切,
音柵。《說文》符命也。諸侯進受於王者也。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
又《玉篇》立也,也。
又《集韻》通作策。《前漢·趙充國傳》全師保勝之。
又《集韻》所晏切,音訕。本作柵,省作,編竹木而爲落也。
(冊)符命也。諸侯進受於王者也。者字依韵會補。尙書王命周公後作逸誥、左傳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內史叔興父策命晉矦爲矦伯、王使劉定公賜齊侯命及三王世家策文皆是也。後人多假策爲之。象其札一長一短、謂五直有長短。中有二編謂二橫。之形。蔡邕獨
曰。策、
也。其制。長者一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長一短。兩編下附。札、牒也。亦曰
。編、次
也。次
者、竹
長短相閒排比之。以繩橫聯之。上下各一道。一
容字無多。故必比次編之。乃容多字。聘禮記云百名以上書於策是也。一
可容書於
◎ 粤语:caak3
◎ 客家话:[梅县腔] cak7 [海陆丰腔] cak7 [客英字典] cak7 [宝安腔] cak7 [台湾四县腔] cak7 [东莞腔] cak7
◎ 潮州话:cêh4 (chh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