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阁一代良,熊轩千里躅。缉图昭国典,按部留宸瞩。
匪厌承明庐,伫兼司隶局。芸书暂辍载,竹使方临俗。
节变风绪高,秋深露华溽。寒山敛轻霭,霁野澄初旭。
已切长年悲,谁堪岐路促。遥林征马迅,别馆嘶骖跼.
雅赠响摐金,索居睽倚玉。凄断离鸿引,劳歌思足曲。
酬郑沁州。唐代。刘祎之。 麒阁一代良,熊轩千里躅。缉图昭国典,按部留宸瞩。匪厌承明庐,伫兼司隶局。芸书暂辍载,竹使方临俗。节变风绪高,秋深露华溽。寒山敛轻霭,霁野澄初旭。已切长年悲,谁堪岐路促。遥林征马迅,别馆嘶骖跼.雅赠响摐金,索居睽倚玉。凄断离鸿引,劳歌思足曲。
刘祎之( 631—687),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唐初学者。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 ...
刘祎之。 刘祎之( 631—687),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唐初学者。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
忆远曲。唐代。元稹。 忆远曲,郎身不远郎心远。沙随郎饭俱在匙,郎意看沙那比饭。水中书字无字痕,君心暗画谁会君。况妾事姑姑进止,身去门前同万里。一家尽是郎腹心,妾似生来无两耳。妾身何足言,听妾私劝君。君今夜夜醉何处,姑来伴妾自闭门。嫁夫恨不早,养儿将备老。妾自嫁郎身骨立,老姑为郎求娶妾。妾不忍见姑郎忍见,为郎忍耐看姑面。
晏坐信笔二首 其一。。陈振家。 孤根悬绕托岩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轻命数,岂将俗理诘苍冥。溪山久处有清气,人事多争损性灵。自落天涯无挂碍,吟魂欲共远峰青。
菩萨蛮 其二。近现代。赵尊岳。 盈盈花雾侵帘轴。筠蓝渐遣开金菽。夕照泛疏棂。雏蜂趱落英。几回人倦倚。独对苍茫际。叫破一声声。长空归雁鸣。
醉题。元代。张昱。 二月莺声最好听,风光终日在湖亭。清宵酒压杨花梦,细雨灯深孔雀屏。情在绸缪歌《白苎》,心同慷慨赠青萍。方平自得麻姑信,从此人间见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