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苓

采苓朗读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译文

攀山越岭采茯苓啊采茯苓,那苦人儿伫立在首阳山顶。无聊小人制造着她的闲话,不要信啊没有一句是真情。干脆抛弃它们吧抛弃它们,切莫信以为真清者自然清。那些造谣生事的长舌妇们,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攀山越岭采苦菜啊采苦菜,那苦人儿寻到首阳山下来。无聊小人制造着她的闲话,你不要自乱阵脚参与进来。轻轻拂去它们吧拂去它们,切莫信以为真真相终大白。那些流言蜚语的制造者们,一无所得枉费心思空挂怀!

攀山越岭采芜菁啊采芜菁,那苦人儿转到首阳山之东。无聊小人制造着她的闲话,最好堵上自己耳朵不要听。不要太在意它们吧别在意,千万别听雨是雨听风是风。那些以造谣传谣为乐的人,能得到什么最终两手空空!

注释

苓(líng):通“蘦”,一种药草,即大苦。毛传:“苓,大苦也。”沈括《梦溪笔谈》:“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谓之大苦。”俞樾《群经评议》:“诗人盖托物以见意,苓之言怜也,苦之言苦也。”一说为莲。旧注或谓此苓为甘草。

首阳: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即雷首山。

为(wěi)言:即“伪言”,谎话。为,通“伪”。

苟亦无信:不要轻信。苟,诚,确实。

舍旃(zhān):放弃它吧。舍,放弃;旃,“之焉”的合声。

无然:不要以为然。然,是。

胡:何,什么。

苦:即所谓的苦菜,野生可食。

无与:不要理会。与,许可,赞许。

葑(fēng):即芜菁,又叫蔓菁,大头菜之类的蔬菜。

从:听从。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39-241

2、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41-143

采苓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本意,历代一般论家都说是讽刺晋献公的。《毛诗序》称:“《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近人吴闿生《诗义会通》进一步申述其旨。吴氏这一推断,虽无信史可征,但不为无据,姑录以备考。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39-241

2、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41-143

猜你喜欢

国破犹能干净死,巢倾宁有顾瞻情。屈原夷叔空相况,三百年前黄蕴生。

()

大夫矫矫龙鹄姿,才华气节倾当时。惠文柱后豪右避,埋轮都下豺狼悲。

一朝南巡持绣斧,风凛霜冽和甘雨。明有法度幽鬼神,宁能希指滥网罟。

()

晚岁游真馆,分符蒞别京。

九关留客钥,千骑按屯营。

()

重楼杰阁倚虚空,红日苍烟正郁葱。

乡国归来浑似鹤,交朋零落不成龙。

()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

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拯涣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

敢肆鲜卑胆,来从内地窥。斤将伤到鼻,燃已急当眉。

云压三江动,乌啼万井危。要津犹可据,吾忆李鸦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