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乐乡县

晚次乐乡县朗读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译文

故乡已经遥远的看不到边际,太阳西垂暮色来临时,我一个人在征途。

这里的山川原野使我迷失了故乡,一个人走的道路终于进入边远的小城。

城外戍楼上的缕缕荒烟已在视野中消失,深山上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

为何此时心中充满无限惆怅,只听见猿猴在夜色里的鸣叫。

注释

次:停留。乐乡县:地名,唐时属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北九十里。

杳(yǎo):遥远。际:边。

日暮:太阳将落山之时。孤征:独自在旅途。孤,单独。征,征途。

川原:山川原野。迷旧国;迷失了故乡。迷,迷失。旧国,故乡。

边城:边远的小城。

“野戍(shù)”句:野戍,指野外驻防之处。荒烟,荒野的烟雾。断,断绝,停止。

平:此处指景象没有变化,模糊一片。

如何:为何,为什么。恨:惆怅之意。

噭(jiào)噭: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

参考资料:

1、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9-40

晚次乐乡县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高宗调露年间(679-681)。从诗中所写情况看来,此篇是诗人由蜀入楚途中,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

参考资料:

1、陈志明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7-49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朗读
()

猜你喜欢

七年相别复相逢,墙外千枝依旧红。

只有苍颜日憔悴,奈缘多感泣春风。

()

磁州惠政泽流长,翊运於今有耿光。

金甲护迁驰白马,绛衣诞圣拥红羊。

()

荻花枫叶醉为乡,每忆临分一鼎香。枉费光阴惊老大,略无治行愧循良。

归心来往鸡豚社,清思消磨雁鹜行。且喜弦歌馀乐地,好诗句句挟风霜。

()

澎湃白艾溪,源恐从天落。

滩石剑戟列,喷怒波势恶。

()

滇徼辞官老更休,河阳试宰仕初优。春前剖鲤传书至,天上乘凫伫舄游。

想见仪容劳北海,犹闻涕泪洒西州。茂陵遗草君收取,他日应逢使者求。

()

屈指春光到画阑,玉郎车马上长安。归期纵说相逢早,隔岁先愁欲别难。

梦雨愿随行李去,泪珠偷共烛花弹。才人标格知多少,不似伊家耐细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