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

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朗读

厌厌夜饮平阳第。添银烛、旋呼佳丽。巧笑难禁,艳歌无间声相继。准拟幕天席地。

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

译文

安闲的在平阳府某权贵家里夜饮,重新添了些蜡烛,接着又呼唤来年轻貌美的姑娘。姑娘们的笑容难以禁止。美艳的舞蹈和歌曲一首接一首,没有间断,保准打算把天当作房屋的盖,把地当作床。

酒杯中的酒都快要溢出来了,还没有到夜深的时候,所有人就都喝得大醉,在参与酒宴的人当中有个风流的人,偷偷地到灯光照射不到的幽暗之处,将两行姑娘撩拨一遍。

注释

金蕉叶:词牌名,此调始作于宋代柳永,见其《乐章集》。因词中有:“金蕉叶泛金波齐”,故名。此词有不同诸体,下列其一。分上下双调。用仄声韵。

厌厌夜饮:《诗经·小雅·湛露》:“厌厌夜饮,不醉无归。”厌厌,安闲的样子。

银烛:旧题晋王嘉《拾遗记五前汉上》:“元封元年,浮忻国贡兰金之泥,此金出汤泉。……百铸,其色变白,有光如银,即银烛是也。”此借以喻明亮之灯光。唐李白《十五夜别张五》:“听歌舞银烛,把酒轻罗霜。”

幕天席地:晋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巧笑:《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金蕉叶:酒器名。

更阑:更深夜尽。

珠翠:妇人饰物,此处指美人。

参考资料:

1、过常宝撰.柳永词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03:42-43

2、(北宋)柳永著;陈忠选注.柳永词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0.01:82-83

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创作背景

  此词为词人游览平阳府(现今之山西临汾一带)时所作。在平阳府词人受到当地某权贵的接待,众人醉后不免酒后失态,其中一人竟然借酒遍戏妓女,丑态百出。词人对此并无批评责备之意,还作为风流韵事而传播搏笑。但却客观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场之腐败,豪贵之人生活的奢侈和无耻。

参考资料:

1、(北宋)柳永著;陈忠选注.柳永词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0.01:82-83

  宋词之中所以会出现“淫词”,原因即在于那种视女性为玩物的享乐意识在作祟。因此综观宋人所作的宴会词,可谓最为典型和最为集中地反映了士大夫文人的享乐生活和享乐心理。

  柳词中不乏此类描绘,此词写男女杂处宴饮之乐,美酒、音乐、银烛、佳丽,更有巧笑、艳歌,宋代秦楼楚馆之繁华闹热,是一种形象的文献资料。自然,它是文学,因而具有某种感染力。就看那个风流之人,暗向灯光低迷处。频频卖弄她那万种风情,惹得人意马心猿。同时,她的行动也招来了同行们的忌妒与不满。柳永往往如此,于铺排敷陈之未了,抓住一个有意味的细节,使全词皆活,给人留下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柳永朗读
()

猜你喜欢

泉涓涓兮出重出,回抱山麓兮入于苍渊。

流来孔多兮自溢于林间,出始一勺兮下合成川。

()

石头王气藉公扬,突尔县车鬓未苍。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黄。

勒名鼎上虫鱼瘦,赐浣湖中烟月长。只恐东山栖不稳,九州转运苦戎羌。

()
金朝觐

万里尝辛苦,高堂尚倚门。白云何处远,青眼几人存。

迈迹昌宗祏,观光近帝阍。嗟予犹碌碌,十载事鸡豚。

()
释怀深

有求皆是苦,众生须要求。因名忘性命,为利起戈矛。

不足无时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无人替汝愁。

()
傅义

春秋八十忆征程,曾历崎岖大不平。腹贮麟经虔授业,心源鲤对夙通灵。

却因家世遭奇祸,谁惜书生是至诚。文字复能娱晚景,雍容风雅重词林。

()

善学无如善读书,莫耽买椟委明珠。天人条贯归皇极,坟典精华是道腴。

骏失辔衔驰愈放,车攒轮辐运常虚。晚年涵泳多滋味,倚杖林塘乐有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