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朗读

银字笙寒调正长,水纹簟冷画屏凉。玉腕重因金扼臂,淡梳妆。

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佯弄红丝蝇拂子,打檀郎。

译文

清寒的夜里,银字笙吹出悠扬绵长的曲调,水纹竹席渐渐寒冷,画屏也越来越凉。雪白的玉腕上带着沉甸甸的金镯子,她梳理起淡淡的妆容。

几次伸手试香,纤纤玉手又暖又香;一回尝酒,脸庞像朱唇一样泛起红光。她假装嗔怪,舞弄起红丝蝇拂子,作势要打她心爱的情郎。

注释

山花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在五代时为杂言《浣溪沙》之别名,即就《浣溪沙》的上下片中,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故又名《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高丽史·乐志》名《感恩多令》。

银字:乐器名,管笛之属。古人用银作字,在笙管上标明音阶的高低。

水纹簟(diàn):水纹席。

玉腕:洁白的手腕上带着金圈。

金扼(è)臂:手臂上所带的金圈、金镯之类的饰物。

试香:以手试探香炉。

绛(jiàng):深红色。

蝇拂子:扑打蝇蚊的器物,用丝或马尾制成。

檀郎:晋潘安小字檀奴,姿仪秀美。后以檀郎为美男子的代称。

参考资料:

1、陈如江编注.红楼别夜堪惆怅 花间词: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08:第143页

2、赵崇祚编选;夏华等编译.花间集 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2.03:第180页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创作背景

  史中记载,词人少时即聪颖秀拔,十七岁之时便中进士。在奢靡的朝廷之中,免不了染些脂粉之气,再加上他年少有为,且又善作风流之词,身边自然不乏莺莺燕燕的佳人。这首《山花子》可能也是实录之作。

参考资料:

1、杨晓影著.当时年少春衫薄 邂逅最美的花间词: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05:第44页

和凝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 (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

和凝朗读
()

猜你喜欢

事过方知大祸临,君臣相对但沾襟。死棋著著犹堪覆,长夜漫漫直到今。

三户亡秦那可得,诸公误国是何心。当时痛哭书还在,吞炭年来口已瘖。

()

韶光庾岭转青阳,忽讶君来共此乡。看到瑶华须发冷,吟残玉屑齿牙香。

雨中春树谁先发,雪后园林独未荒。听得漏声花外尽,一帘清影正飞霜。

()

燃灯传七祖,杖锡为诸侯。来去云无意,东西水自流。
青山春满目,白日夜随舟。知到梁园下,苍生赖此游。

()

拂拭沧波远接天,摩挲乔木老生烟。题诗作画人何在,万古蓬窗一觉眠。

()

闻说吴郎入汉中,扫除亭榭祝东风。

三年不与故人醉,留取数枝桃杏红。

()
向雪湖

曈曨晓日上帘旌,又听林鸠逐妇声。

可笑天公无定向,只随汝辈作阴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