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渌水带青潮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朗读

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倚著阑干弄柳条。

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

译文

清澈的春水带着青潮上涨,水上的朱栏连着小渡桥。桥上站立着双靥带笑的美丽少女,好妖娆,倚靠着栏杆抚弄柳条。

月夜直到花朝,少女能够娴熟地按照“减字偷声”的变化吹奏玉箫。柳外的行人回头顾盼,好遥远,仿佛比那天上的银河还要远。

注释

渌(lù)水:清澈的水。

青潮:水面呈青绿色,且旺盛饱满,如同涨潮一般。

朱阑:朱红色的栏杆。

双笑靥(yè):此处是说女子笑,脸上出现一对酒窝儿。

妖娆:形容女子美貌而富有风情。

花朝:旧俗以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故称此节为“花朝节”。

减字偷声:指词调的减省节奏和减少歌辞字句,从而衍变新调。

玉箫:箫的美称。

迢迢:遥远。

参考资料:

1、王双启编著;叶嘉莹主编.晏几道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7.01:97-98

2、萧枫主编.唐诗宋词全集 8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06:220-221

3、林兆祥编撰.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06:747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创作背景

  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词人在某地渡口偶然见到了一位少女,但井没有机会接近她,于是作此词,留作对伊人的写照。

参考资料:

1、喻朝刚,周航著.蕴藉绵长歌 婉约词精品赏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01:138-139

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

晏几道朗读
()

猜你喜欢

暑雨收残候,秋云结薄阴。山光翠兼紫,水影净还深。

竹密群鸦入,天空一雁沈。兴来搔白首,衰飒愧儒林。

()

妾本南国姝,父母爱如珠。

貌岂惭明镜,身才称短襦。

()

中秋骑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懒问津。米价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为薪。

()

稽首观音,全彰妙有。

鹤唳青霄,莺啼绿柳。

()

壁上苔痕字,回头十二年。方平犹眼底,江令是生前。

童子来扶杖,山僧试煮泉。浪中惊准出,塔下古蛟眠。

()

却埽与人绝,悲秋惊岁徂。山川举俗异,宇宙此身孤。

吊影临清月,书空向瞑乌。怀归属吾党,浮海待乘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