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朗读

妾本崇台女,扬蛾入丹阙。

自倚颜如花,宁知有凋歇。

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末。

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

君王不可见,惆怅至明发。

译文

妾本是崇台之女,当初被选为才人,扬眉入宫。

自恃容颜如花,定被宠幸,岂知红颜渐凋仍未见幸。

自辞别宫阶之后,便像朝云一样地消失了。

每忆起在邯郸王宫的生活,就像是做梦一样。

从此再也见不到君王了。为此往往彻夜不眠,愁坐达旦。

注释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属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七十三列于《杂曲歌辞》。萧士赟云:“《乐府遗声》佳丽四十八曲有《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盖古有是事也。”邯郸:战国时赵都,在今河北邯郸市。

崇台:一作“丛台”。指六国时赵国王宫,因连聚非一,故曰丛台。址在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城内东北隅)。《元和郡县图志》:河东道邯郸县:“丛台,在县城内东北隅。”

扬蛾:犹扬眉,指美女扬起蛾眉的娇态。蛾:蛾眉。丹阙:指赵王王宫。

凋歇:凋谢;衰败。

玉阶: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亦为台阶的美称。

朝云:用巫山神女事。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深宫:宫禁之中,帝王居住处。

明发:天明。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4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创作背景

  此诗题目为古乐府曲名(见《乐府遗声》)。谢朓有此诗,“盖设言其事,寓臣妾沦掷之感”(《李白集校注》)。李白借此乐府古题,蹈谢朓诗旨,“依题立义”,以寄寓意。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李白游邯郸(今属河北)时。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4

2、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173-175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朗读
()

猜你喜欢

斑文浮点点,一片认鱼皮。冒鼓声鞺鞳,藏弓服陆离。

蒸成鳞已脱,剔去骨无遗。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

我家黄山百里远,两峰插天翠如剪。

归心久落故溪云,柁转不由船不转。

()

水聚即为沤,沤散还为水。祇这聚散中,便是真如理。

()

伊余削籍游京华,畴昔知交绝来往。踽踽孤踪近十年,邂逅石闾非梦想。

高才逸气淩九霄,冰雪奇文共欣赏。眉山即山相继来,睥睨今古分雄长。

()

清风峡里水清泠,不但琮琤可静听。秋桂秋兰在深谷,更堪鼻观挹幽馨。

()
傅义

未闻叩齿未知禅,异代无从问大颠。欲乞灵光医俗骨,馨香满抱是轻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