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七夕

壬申七夕朗读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译文

难得等到七夕她已驾着七香车。刚刚两心相会又忧无情的晓霞。

清风夜静,唯有玉佩的响声,日光微弱点吧,不要晒枯了艳丽的鲜花。

月中的嫩桂,它把馨香传得更远更远。星间的高榆给人间送来舒适的影斜。

她不想人间知道他们相会的事,因妒成都卜肆中有人能识别灵筏。

注释

壬申:大中六年,时商隐在梓州柳仲郢幕。

七夕: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七香车:用多种香料涂饰的车。《太平御览·魏武帝与杨彪书》:“今赐足下画轮四望通幢七香车二乘。”

日薄:(七日)将晚时·日光渐淡。

嫣(yān):同蔫,蔫萎不鲜活。

桂嫩:指初七夜新月半圆。

榆:白榆。星名。《乐府诗集·陇西行》:“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卜肆(sì):占卜的摊子。

槎(chá):木筏。

参考资料:

1、郑在瀛编著.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汇注汇校:崇文书局,2015.08:第557页

2、郑在瀛编著.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2:第459页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三台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李商隐梓州诗今译:.,1994年01月第1版:第47页

壬申七夕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大中六年(852)七夕作的,是诗人托杜惊转致令狐的失望之作。

参考资料:

1、黄世中注疏.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 第3册:黄山书社,2009.11:第1728-1730页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李商隐朗读
()

猜你喜欢

御风缥缈云霞衣,骖龙翳凤相追随。

三秀为粮桂为醑,玉笛送酒双童吹。

()
弘历

甘凉二麦熟,喜值王师班。去岁谷踊贵,今已减七钱。

正供虽屡免,其如灾旱连。军需所会地,宁免物价艰。

()

水上山沉沉,征途复绕林。途荒人行少,马迹犹可寻。
雪中独立树,海口失侣禽。离忧如长线,千里萦我心。

()

柳家井畔,感传书无路。雾阁荒唐吊龙女。便一枝、横竹吹入湖烟,平波上、惊起老鱼秋舞。

下界忒无聊,我劝银蟾,飞到人间最空处。身世玉壶中,诗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风露。

()

毗赞仪曹觐九关,南从宰属缀鹓班。庾楼月上偕僚佐,郎省星移镇獠蛮。

叶落洞庭秋雨后,书来吴会莫云间。阴阴官柳相迎送,天骥催归十二闲。

()

雀舫翩翩发大江,江干瑞霭晓行幢。文章似锦裳堪补,意气如虹鼎并扛。

万里浪头鳌驾六,五云天际凤飞双。与君共挟芙蓉锷,一扫群英力尽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