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囗初,红榴压后,人在高梧庭院。采罢明珠,纤手乍调清怨。
贪记曲、宝豆尝拈,怕顾误、凤丝徐撚。问华年、暗数云和,玫瑰小柱几曾遍。
含情何限野雨,也胜峰青湘浦,曲终难见。银甲才停,笑指叵罗遥劝。
拚醉倒、更倩伊扶,看不足、可怜人倦。试重与拍案红牙,春莺教细啭。
绮罗香。清代。李良年。 翠袖囗初,红榴压后,人在高梧庭院。采罢明珠,纤手乍调清怨。贪记曲、宝豆尝拈,怕顾误、凤丝徐撚。问华年、暗数云和,玫瑰小柱几曾遍。含情何限野雨,也胜峰青湘浦,曲终难见。银甲才停,笑指叵罗遥劝。拚醉倒、更倩伊扶,看不足、可怜人倦。试重与拍案红牙,春莺教细啭。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
李良年。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送祖道师赴长江。宋代。王灼。 山林与城市,何地非隐沦。子意亦易败,径投寂寞滨。楞严有奥章,诗为识者陈。归思落烟艇,尚及秋风新。
大都即事六首 其二。宋代。张宪。 三月西山道,春风平则门。绣鞍红叱拨,毡帽黑昆崙。衣襆分香裹,壶瓶借火温。醉归杨柳月,绿雾掩黄昏。
钱申仲大夫索四亭诗各赋一首 白云亭。宋代。周紫芝。 登临思昔人,有意在山麓。举首瞻孤云,怅怀思宰木。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触。人生风木念,此念何由足。忽忽不可留,悠悠空满目。愿言结斯庐,聊用慰幽独。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乐楼。宋代。苏辙。 邑居欲尽溪山好,不作层楼无奈何。岩谷满前收蜡屐,漪涟极目卷渔蓑。安心已得安身法,乐土偏令乐事多。千里筠阳犹静治,还家一笑定无他。
题江海看云卷三首 其二。明代。陆深。 海上会看云,飘飘迥不群。扶桑红日近,锦绣总成纹。
用晦以三寸箧贮金字佛经咒二十余卷精工之甚感而赋谢。明代。王世贞。 函端舍利发,知尔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终。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类群龙藏,收来一钵中。